环境与资源学院,欢迎您!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学校首页| 院长书记信箱
首页> 正文
“2018年浙江省两会”专题学习资料
发布:2018-02-06 来源:匿名 浏览:

本期主题

“2018年浙江省两会”专题学习资料

编者按

1月24日,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610位省政协委员出席会议,十一届省政协主席乔传秀代表十一届省政协常委会作工作报告。1月25日,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626名省人大代表出席会议,省长袁家军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省两会,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首次省两会,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首次省两会。省两会的召开,确定了2018年乃至今后五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袁家军指出,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做好今后五年工作,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续写“八八战略”新篇章。

为方便大家及时学习领会省两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特编辑本期导刊。

目录

1.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等的六个决议

3.政协第十一届浙江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浙江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

5.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6.袁家军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表态发言

7.浙江日报社论:矢志改革创新 共创美好生活——热烈祝贺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8.新闻评说丨全面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

9.两会聚焦丨代表委员热议:浙江如何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8-01-26来源: 浙江在线

一、2017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省政府收官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执行省十二届人大历次会议作出的各项决议,圆满完成了本届省政府和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省生产总值达到51768亿元,增长7.8%,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

(一)着力抓改革促活力

大力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省级“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665项,设区市本级平均达到755项,县(市、区)平均达到656项,全省“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87.9%,办事群众满意率达到94.7%。

积极推进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实施“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改革指导意见,开展德清“标准地”改革试点。创建湖州、衢州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并加快建设。成功举办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和首届世界油商大会。积极谋划“一带一路”捷克站,义新欧班列全年双向运行168列。

(二)着力抓转型促升级

坚决打破坛坛罐罐。淘汰269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4.7万家脏乱差小作坊。不良贷款率由2.17%下降到1.64%。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11个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9微克/立方米。完成拆违2.7亿平方米、“三改”4.7亿平方米。

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深入实施“10+1”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小微企业园区建设,启动实施绍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减轻企业负担和成本1250亿元。新增1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组建之江实验室,筹建西湖大学。研发经费支出预计1260亿元,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28742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1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8856家,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96家。新增“浙江制造”标准129个。 “三新”经济增加值预计达到1.25万亿元。

(三)着力抓民生促和谐

统筹推进稳定就业、居民增收、全民社保。新增城镇就业127.2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1%,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新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万人。

积极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浙江大学入选“一流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入选“一流学科”。新建农村文化礼堂1389个。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我省运动员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扎实推进平安浙江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完成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人数6.2万人、农村危房改造17.6万户、城镇危房解危2752幢。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6.3%和19.2%。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全省命案实现当年100%侦破。

2017年聚焦改革、聚焦发展、聚焦民生的积极成效,为本届省政府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5年来,我们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干成了许多既该干又能干成的大事:出色完成G20杭州峰会保障任务,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深入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改革,成立世界首家互联网法院,率先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消除“4600以下”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基层治理四平台”。全省生产总值迈上5万亿台阶、财政总收入跨过1万亿大关,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坚定不移把改革作为关键一招,体制机制优势显著提升。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全省在册市场主体达到593.4万户,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507家,浙江成为最具发展活力的省份之一。

(二)坚定不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转型升级取得重大成就。处置“僵尸企业”959家、淘汰企业落后产能1.3万家、整治脏乱差小作坊11.8万家。八大万亿产业加快发展,农业提质增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

(三)坚定不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效。研发经费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2.43%,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0.3万件,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取得历史性突破。

(四)坚定不移把协调发展作为内生特点,城乡区域深度融合。2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城市化水平达到68%。四大都市区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山区和海岛绿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2.05∶1。

(五)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消除6500公里垃圾河、5100公里黑臭河,地表水Ⅲ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从64.3%提高到82.4%。完成所有大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新增珍贵树木450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61%。完成拆违9亿平方米、“三改”13.9亿平方米。

(六)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中国(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先后获批。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

(七)坚定不移把共享作为根本目的,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县县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8.2%。国家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创建实现满堂红。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3846元、15806元增加到51261元、24956元。

(八)坚定不移发挥人文优势,文化建设成果丰硕。8个设区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建成农村文化礼堂7916个。横店影视基地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文艺精品创作成绩喜人,文化产业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九)坚定不移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设再上新台阶。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断健全,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14年位居全国前列。

二、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九大全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领袖,浙江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感情发自内心、特别深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和伟大真理。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做好今后五年工作,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续写“八八战略”新篇章。

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前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工作导向,统筹推进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现上述目标要求,必须聚焦聚力高质量,聚焦聚力竞争力,聚焦聚力现代化,全面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加快推进“一窗受理”“一证通办”,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经济体制改革,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

(二)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和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加快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加快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打造现代化先行区。突出接轨上海,聚焦杭州宁波一体化发展,做强做大杭州湾。加快建设美丽浙江。加快建设杭嘉沪创新大通道、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浙东南海洋经济大通道、浙西南生态旅游大通道。加快建设四大都市区。

(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争创乡村振兴示范区。

(五)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浙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力争到2020年,全省设区市环境空气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彻底消除劣Ⅴ类水体。

(六)坚持以“一带一路”为统领,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全力争取自由贸易港落地浙江。加快建设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实行“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发区”建设和管理模式。

(七)高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全面实施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现高质量就业。推动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八)深入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弘扬红船精神、科学精神、时代精神,秉持浙江精神,大力发展具有浙江特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力争实现全国文明城市设区市全覆盖。

(九)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五个过硬”,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

三、2018年重点工作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省政府的开局之年。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我省的发展态势,建议2018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全省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节能减排降碳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着力抓好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攻克跨越关口的难事、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争取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果。

(一)以更大勇气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广“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年底前所有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实现“一次办结”。加快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由行政服务中心一窗受理、相关部门由发改部门代跑、环评能评等审批中间环节由职能部门代办,年底前全面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加快推行企业对标竞价的“标准地”制度,各地新批工业用地的30%按照“标准地”制度供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涉企证照由工商部门通办。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更多行政执法机构合署办公、综合执法。积极推进政府运行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推动更多政府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加快建设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争创自由贸易港。加快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和“16+1”经贸合作示范区规划建设,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捷克站和迪拜站。启动实施“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发区”整合。深入推进优进优出战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全力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

(二)打好跨越关口的三大攻坚战

打好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和“两链”风险化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力争年底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5%左右。

打好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巩固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成果,努力解决因病致贫问题。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力争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100个化工等重点行业废气清洁排放技术改造项目,启动10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完成100个入海排污口整治,启动100个重点污染地块和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

(三)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加强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柔性电子、量子通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八大万亿产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6000家,“品字标”企业达到500家。加快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启动新兴金融中心建设。

实施投资新政,全面推进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力争有一大批100亿、50亿、20亿产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开工。

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新增500个“浙江制造”标准,启动100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标准化+”“机器人+”技术改造。实施小微企业质效提升和商品交易市场转型提升专项行动,新增200个小微企业园区。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整治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的低小散企业,处置200家“僵尸企业”,淘汰100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10000家脏乱差小作坊小企业。

加大实体经济降成本力度,力争全年为企业减轻负担1500亿元。

(四)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举措

积极推进之江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建设若干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重大科学装置。支持浙江大学等加快“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建设西湖大学,实施重点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力争引进100个“国千”“省千”创业创新团队。

抓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开局。高水平编制“多规合一”大湾区规划,开工建设杭州西站,加快规划宁波西站,启动杭甬高速公路智能化改造。抓好大花园建设,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唐诗之路,加快建设浙江名山“十大公园”,启动浙西南景区化高速公路规划,着力打造现代化通景交通体系。高水平构筑大通道,继续抓好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嘉兴科技城建设,联动推进世界级港口集群打造、义新欧班列常态化市场化运行和金甬铁路建设,加快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和沿海产业平台建设。编制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建设规划,发挥四大都市区在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平台作用。

高起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两区”建设,建好一批粮食高产示范区,新增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打造一批电商镇、电商村,培育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启动实施百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6000公里,建设服务站、港湾式停靠站3000个。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新增2000个以上A级景区村庄。统筹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治理,打造2000个“三治”结合的善治示范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除100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

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新政。完善河长制,实施湖长制,探索湾(滩)长制。完善四种主要污染物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省对县(市、区)财政收费制度,每吨提高至4000元。完善生态功能区县市环境年金制度,稳步提高奖励幅度。探索建立省内流域生态奖优惩劣的保护补偿机制,启动实施以单位能耗为基础的用能权交易制度和奖惩政策。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业亩均税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适当减少新增工业用地指标。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支持湖州、衢州、丽水等市打造“两山”理念示范区。

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以人才、产业、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等领域为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争取布局一批重大军民融合项目。

(五)着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十百千”工程建设。建成浙江自然博物园核心馆区、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大力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加快大运河(浙江)文化带规划建设。

推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八大计划”。组建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加快影视演艺、数字内容、文化创意设计、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大力发展丝绸、茶叶、青瓷等历史经典产业。加快建设之江文化中心,积极打造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六)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创新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消除大班额三年专项行动和班额控制专项行动。扩大中高职一体化规模,开展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学前教育补短提升工程,支持庆元开展农村学前教育补短板改革试点。

加快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认真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新增城镇就业8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和3.5%以内。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劳动报酬增长机制,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提高低保人群保障水平。

加快健康浙江建设。推进医保、医疗、医药、医院、中医、医生“六医”统筹,加快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完善“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对全省0—3岁儿童开展早期识别发育风险和发育异常筛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办好省第十六届运动会。

加强社会保障。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力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公益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制度,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积极推进医养护一体化和护理保险制度全覆盖。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更加注重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和购房行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提高租赁住房供地比例。开工建设棚改安置住房29.2万套、建成19.5万套。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

大力加强平安浙江建设。坚决守住治危防患、防汛防台、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等四大红线。筹办好“枫桥经验”纪念活动,积极推广“G20安保经验”,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打造社会治理浙江样板。扎实抓好治危拆违、除险安居工作,完成农村危房治理改造12.2万户,减少地质灾害隐患点1000处以上,完成重大隐患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项目400个以上。加强防汛防台、森林消防等工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安定、百姓安宁。

按照民生实事“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的理念,认真办好食品安全监管、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家庭屋顶光伏建设、市场消费环境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厕所革命”等十方面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等的六个决议

2018-01-31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8年1月31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审查了袁家军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认为,五年来,省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会议充分肯定省人民政府过去五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同意2018年工作部署,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指出,今后五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前行,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突出凸显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工作导向,统筹推进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强调,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新一届省人民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省人民政府要按照本次会议确定的全年目标任务,着力抓好改革开放、增长转型、改善民生、整治环境、防范风险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本届政府工作良好开局。

会议号召,全省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浙江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砥砺前行、埋头苦干,为加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浙江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2018年1月31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过认真审查,并根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浙江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浙江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2017年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8年全省和省级预算的决议

(2018年1月31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过认真审查,并根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18年省级预算,同意省财政厅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2017年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8年全省和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8年1月31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审查了王辉忠副主任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认为,五年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提高。会议充分肯定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关于今后工作的建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前行,把人大工作置于“四个意识”的政治原则中去定向,置于“四个伟大”的宏观视野中去思考,置于“四个自信”的战略定力中去把握,切实回答好新时代人大有什么样的作为、什么样的担当、什么样的举措这三个课题,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立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推动监督理念和方式方法改进创新,推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推动代表工作充满活力富有实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增强履职本领,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8年1月31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审查了李占国代院长所作的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会议认为,五年来,全省各级人民法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会议充分肯定省高级人民法院过去五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今后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省高级人民法院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前行,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打造过硬法院队伍,勇当新时代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排头兵,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8年1月31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审查了汪瀚检察长所作的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认为,五年来,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会议充分肯定省人民检察院过去五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今后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省人民检察院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前行,坚持改革发展,全面加强检察监督,深入践行绿色司法,打造过硬检察队伍,勇当新时代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排头兵,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浙江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8年1月24日在政协第十二届浙江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乔传秀

各位委员:

我代表政协第十一届浙江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对十二届省政协工作提出原则建议,请予审议,并请会议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朝着“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迈出坚实步伐、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也是我省人民政协事业开拓创新、务实奋进、蓬勃发展的五年。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就人民政协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人民政协工作在新的征程上开拓奋进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五年来,中共浙江省委强有力加强对省政协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为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供了坚强保证,创造了有利条件,营造了良好氛围。五年来,省政协常委会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各项工作的总纲,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中共浙江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团结引领参加省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全力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在浙江的探索实践,为推动我省各项事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贡献了智慧力量。

五年来,常委会明确提出并坚持“坚决维护核心、紧紧围绕中心、倾力服务大局、真情服务群众”,牢牢把准政协工作的原则方向。始终坚决维护核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高度自觉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坚定做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矢志不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紧紧围绕中心,高度自觉把省委工作中心作为省政协履职重心,坚持省委工作部署到哪里、省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正能量就汇聚到哪里,确保工作上同心勠力、节奏上同轴运转、目标上同向推进。始终倾力服务大局,高度自觉护大局、助大局、利大局,在深入协商议政中助力党政决策科学性和施政有效性,在有效监督助推中充分发挥钉钉子抓落实的重要一锤作用,在广泛团结联谊中增进共识、汇聚力量,竭诚为推进大局工作帮真忙、添助力。始终真情服务群众,高度自觉坚持情系于民、受教于民、有济于民、问效于民,注重宏观议大事与微观办实事相结合,使政协一切工作都诠释着履职为民的根本宗旨、体现着人民至上的实践指向,努力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与自己很亲。

五年来,常委会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把牢主轴、增强定力,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始终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积极引导参加省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及时召开党组会议、常委会议并通过专题报告、学习讲座、研讨交流等,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等制度文件,深入学习贯彻中共浙江省第十三次、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及历次全会精神等。五年来,共围绕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浙江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召开72次省政协党组会议、28次常委会议、60次主席会议、69次主席办公会议,制发61个贯彻落实意见,向省委报送履职工作请示报告257份;举行5次全省政协主席读书会、15次常委会学习讲座、51次“浙江政协·崇学讲坛”。党组和主席会议成员积极完成中共浙江省委安排的有关专项任务。

(二)坚持围绕中心、聚智献策,着力深化协商议政

聚焦省党代会和省委全会重大决策开展专题政治协商。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重大决策,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题政治协商,提出协商意见66条,得到充分采纳。围绕省委十三届三次至十次全会重大决策,紧扣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查补短板等主题深入调研,组织开展专题政治协商,共提出协商意见301条,206条被吸收采纳。

紧扣省政府重要部署议政建言。围绕省政府工作报告等开展全体会议协商,通过大会发言、界别小组和联组讨论、提案等积极建言献策,提出487条协商意见,被充分吸收采纳。围绕省政府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提出45条协商意见,大多被采纳。围绕浙江省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草案、浙江省水综合治理若干规定草案等27部政府规章的制定开展对口协商,提出500多条意见建议,被充分吸收采纳。

瞄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点问题调研协商。围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实施、加强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瓯江口等保护和开发、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扩大有效投资、传承和发展历史经典产业等16个议题,深入开展调研协商,提出585条意见建议,大多被采纳。围绕推进高新园区建设、文化市场管理等19个议题,开展对口协商。围绕加强湿地保护、加快培育地方金融、新媒体融合发展等48个议题,开展界别协商。围绕有效化解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做强“浙农”大品牌、做大油文章争创自贸港等议题进行调研,形成报省委省政府的20份专题性季度经济分析报告。持续推进关注森林创建活动深化拓展。

(三)坚持精准发力、助推落实,大力强化民主监督

连续四年深化开展三级政协联动“五水共治”专项集体民主监督。自2014年以来,坚守主题不变,聚焦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实施、建立和完善落实“五水共治”长效机制、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等,持续开展“三级政协联动、万名委员同行、助推‘五水共治’”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并组织开展“河长制”全覆盖专项督察,坚持做到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盯着问题督、助推问题解。四年来,共组织11900多个监督小分队、小团组,89500多人次委员参加,6600多人次三级政协负责同志和政协委员担任“河长”;查访江河湖溪140000多公里,实地察看小微水体38500多个;反映问题36700多个,已整改30300多个;提出意见建议33400多条,被采纳25900多条。

连续三年跟进开展“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整治整改情况专项集体民主监督。2015年对全省公路、铁路沿线两侧洁化、绿化、美化问题开展拉网式实地民主监督,共发现问题点位3538个,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监督情况汇报,并专门召开省市县乡四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项整治推进会,安排省政协专题汇报监督情况和播放监督视频片,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明确要求各地逐一对标问题点限时整改到位。又连续两年开展整改落实情况跟踪监督,并就“四边三化”行动长效管控机制建设开展专项督察,推动了问题的有效解决。围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情况开展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提出意见建议26条,全部被采纳。

连续五年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落实深入开展监督。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落实情况开展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累计现场查访市、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170多个、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340多个、服务窗口1500多个,跟踪暗访具体审批事项370多件,随机走访企业270多家、群众1300多名,查找问题390多个,提出意见建议570多条,大多被采纳。围绕“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三权”改革、“三医”联动改革等17个议题,采取调研、协商与监督有机结合,助推了改革举措落实。

聚焦护航G20杭州峰会等重点工作开展视察监督。组织委员开展G20杭州峰会交通建设与管理和巩固成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钱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和加快特色小镇、舟山群岛新区、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等12个方面的视察监督,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推动了相关工作改进和政策完善。

(四)坚持人民至上、以民为先,竭诚把“系列民生”履职工作做实做深

举办41期“浙江政协·民生论坛”。2013年12月首次举办,2015年开始由每季一次调整为每月一次,并纳入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围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雾霾治理、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学前教育规范发展、金融理财产品与风险防范、近岸海域污染治理、破解城镇“停车难”等41个议题进行协商议政、互动交流,参加论坛的省政府领导、省直部门负责同志、政协委员、界别群众代表分别为36人次、253人次、1342人次、385人次,形成专题报告41期,提出意见建议639条,在省级媒体上刊发议政建言专版47期,推进了相关问题解决。

连续五年组织开展“六送下乡”“两走进”活动月活动。坚持精准对接、诚实服务、取信于民,对承诺的服务项目、签订的合作协议注重跟踪促落实兑现,着力让当地基层群众有直接实在的获得感。五年来,共组织557人次省政协委员、1464人次各方面专家,先后深入30个县(市、区),免费为5016名老红军、老党员、老劳模、特殊人群等提供诊疗和保健,建成数字阅览室、专家工作站、名师工作室等45个,签订农业科技、教育合作、文化惠民、普法建设等协议400多项,举办专家义诊、文艺汇演、体育竞技、培训讲座等为民服务活动300多场次,受益群众8万多人次。

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助力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围绕城市交通拥堵整治工程和农村惠民服务民生实事实施情况等开展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围绕5个设区市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人口脱贫工作、高校寝室卫生情况等开展专项核查监督;围绕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农村公路提升改造等组织4次委员视察;围绕民生财政绩效、食品安全信息共建共享、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等民生提案开展督查督办,切实推动党委政府有关民生政策的落实。

积极汇集民意民智促进民生决策科学化。围绕完善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等进行专题调研和政治协商;围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展民宿经济等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围绕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等59个民生议题,开展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畅通社情民意信息了解和反映渠道,五年来,收集各类社情民意31200多件,编发省政协信息1170期,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7件次,被全国政协采用217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位居全国各省(市、区)政协前列。

(五)坚持增进共识、汇聚合力,切实凸显政协团结联谊功能

支持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责。尊重和保障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权利,坚持重点履职工作事前认真听取意见建议,事中优先安排参加活动、发表意见,事后及时反馈成果采纳情况。五年来,各党派团体提交的大会发言、集体提案、社情民意信息件,分别占总数的74.2%、60.1%和60.6%。

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助推省政府完善和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围绕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国畲族风情园建设等开展调研协商。围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等开展调研建言。

拓展港澳台侨和对外联谊交往工作。设立香港委员联谊会、澳门委员联络处和华侨委员联络处,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创建“港澳华侨委员之家”微信平台,围绕海外浙商回乡创业投资、生态旅游发展等组织微信议政、开展网络远程协商。组织开展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助力我省勇当“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

发挥文史资料、宣传和社团的团结联谊作用。编纂《浙江通志·人民政协志》,征编出版《浙江古村落楹联背后的故事》《浙商传奇》等文史专辑12部。积极助推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组织开展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等活动。召开全省政协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重视发挥联谊报、政协网站和联谊中心等宣传教育阵地作用。完成省政协之友社、诗书画之友社、企业家之友社、理论研究会、长三角(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会等换届工作,举办中国民营经济科学发展论坛,支持省茶文化研究会、省政协艺术团、合唱团、戏剧发展促进会等发挥功能作用。支持树人大学建设新校区,提升办学质量。

(六)坚持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不断建立完善政协工作制度机制和方式载体

注重完善和创新制度。协助中共浙江省委2013年率先在全国各省(市、区)制定关于加强政协民主监督的专项文件;2014年率先制定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并连续四年以浙委办发1号文件印发;2014年率先制定关于加强省直党政部门同省政协专委会和界别对口联系工作的意见,推动42个省直党政部门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意见。五年来,省政协共协助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等11项制度文件;协助中共浙江省委开展贯彻落实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政协协商民主有关制度情况的专项督查。制定出台省政协协商计划、民主监督实施意见、发挥政协统一战线组织团结联谊功能的意见、提案办理协商办法、提案审查立案实施细则、提案内容公开办法等40多项制度规定。省政协机关修订和制定60多项办文、办会、办事规章制度。

注重创新载体平台。创设每月一次主席办公会议,定期交流研讨工作。创办“浙江政协·崇学讲坛”和常委会学习讲座。探索实施三级政协联动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和专项督察工作。创新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探索开展专题性季度经济调研分析,报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创建微信群、微信订阅号、网络视频议政会、网上工作室。创新和完善省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等。

注重创新方式方法。政协全体会议邀请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处室负责人参加联组、小组讨论,探索按界别提出集体协商意见建议。专题政治协商会议实行按界别推荐协商委员代表,探索设专题分组讨论和大会预约发言与现场即席发言相结合的方式。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实行以小分队、小团组方式,开展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设路线的随机暗访民主监督。视察监督推行事前调查摸底、事中实地踏看、事后集体研析。为民办实事采用预约式、点单式、定制式按需服务。重点课题调研倡导蹲点式、融入式体验。提案工作探索实践全过程协商、现场协商、网络直播、同类提案打包督办、重点提案办理“回头看”。主席会议和主席办公会议邀请人民政协报驻浙记者站和联系省政协的省级新闻媒体人员列席等。

注重创新工作机制。完善重点履职议题确定机制,坚持广泛征集议题、精心论证议题、深入会商议题。完善重点履职活动组织机制,活动前注重提前发布公告,倡导委员、界别群众自选主题、自愿报名参会;活动中注重平等议商、自愿发言、互动交流、汇集众智;活动后注重及时整理报送原汁原味的履职建议,跟踪促进成果转化。完善履职成果反馈机制,五年来,省政协共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协商纪要70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及省直有关部门书面反馈57次,向参加履职活动的有关界别和委员及时反馈采纳情况。完善履职力量协同机制,主动加强同市、县(市、区)政协的协同联动,密切与党政部门、科研院所、新闻单位等协同协作,聚合了履职力量,提高了履职效能。

(七)坚持政治过硬、纪律严明,驰而不息加强政协自身建设

从严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秉持浙江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省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修订实施《省政协党组工作规则》。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及省委制定的办法,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落实“一岗双责”,支持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省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

优化委员服务管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指示,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抓落实。举办5期委员培训班,基本实现届内委员集中轮训一遍。探索委员菜单式履职模式。建立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专委会负责人走访联系委员制度,五年来,共走访委员2300多人次。邀请部分省政协委员在“浙江政协·崇学讲坛”上作讲座。建立委员履职信息数据库,制定并实施委员履职综合考评、优秀委员评选、委员退出机制、委员联系群众和委员出席会议请假及通报制度等。

强化专委会和界别活动组作用。主席办公会议每年两次专题听取专委会工作情况汇报,修订落实《专委会通则》。设立34个界别活动组,建立界别活动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机制,通过座谈会、走访等方式定期听取界别活动组组长意见建议。探索开展委员向界别活动组进行年度述职,专委会、界别活动组密切同省直党政部门对口联系已形成制度化。

提升机关服务保障水平。深入开展“优作风、强服务、促规范”和“深改革、强规范、提能效”等主题活动,倡导机关干部爱岗敬业、忠诚服务,立足本职、敢于担当。坚持既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悉心关怀爱护,大力营造政治坚定、对党忠诚,遵纪守规、好学善思,爱岗敬业、担当有为,干净干事、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和谐融洽的良好工作氛围。

各位委员!中共浙江省委对省政协领导坚强有力,始终把政协工作纳入全局统一谋划、部署和推进,在本届省政协开局之年就召开全省政协工作会议,对省政协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大力支持、制度上着力规范、履职上充分信任。五年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省政协会议活动45人次,对省政协工作作出批示216件次;省委省政府其他领导同志出席省政协会议活动280人次,作出批示477件次。

各位委员!过去五年省政协取得的工作成绩,最根本的是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关键的是有中共浙江省委的坚强领导,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要的是有省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倾心付出,有省直各部门和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热情帮助,有各市、县(市、区)政协的联动同行。在此,我代表十一届省政协常委会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各位委员!我们深知,政协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不足。主要是:协商议政的水平和质量有待持续提升;密切联系群众工作还需往深处做;履职方式载体仍要不断创新;服务管理委员工作更需抓细抓深,等等。

二、主要体会

各位委员!回顾十一届浙江省政协五年来的履职历程,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感慨良多、体会至深,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最大的政治。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人民政协只有增强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体现在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才能切实彰显政治属性,忠实履行政治使命。务必强化政治引领,坚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团结引领参加省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务必加强理论武装,坚持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作出的重要指示,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强大理论武器和根本行动指南,着力夯实维护核心的思想理论根基。务必做到言行一致,“四个意识”不是空洞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做的效果上,始终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中共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二)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牢政协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的。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始终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才能确保政协事业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笃定前行。务必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做到中共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中共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中共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务必毫不动摇把省政协工作置于中共浙江省委坚强领导之下,坚持省委有部署、政协就坚决贯彻,省委交任务、政协就担当有为,省委有禁令、政协就严格遵守。务必充分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把牢方向、管好大局、保证落实。

(三)必须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履职尽责。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履职必须恪守的重要原则。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政协工作务必始终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为中心工作使足劲、出满力,为全局工作展作为、作贡献。协商议政要由此着眼,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前瞻性现实性问题,通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和重点课题调研等多种形式,善建可行可用之言、勤献精准精实之计。民主监督要向此发力,充分发挥协商式监督特色优势,围绕党政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坚持敢监督不缺位、善监督不任性、真监督不应付,不断增强专项集体民主监督、专项督察、委员视察工作质量和实效,常做助推助力之事、竭尽帮办督办之力。凝心聚力要依此展开,坚持把发挥团结联谊功能融汇于政协各项工作之中,把增进和凝聚共识作为检验政协履职实效的重要标尺,助力党政找到最大公约数、汇聚强大正能量、画好最大同心圆。

(四)必须矢志坚守履职为民,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政协来自人民,人民性是政协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群众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务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不能忘记从哪里走来、为什么出发,坚定自觉践行履职为民宗旨。在为民理念上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念兹在兹、常思常想“群众需要政协做什么、政协能为群众做什么、政协为群众做了什么、政协如何把服务群众工作做得更实更好”,真正领悟政协组织的本质,把握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民、利民、惠民体现到履职工作的各个方面。在为民内容上要聚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紧扣党政民生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发挥优势、找准切点、倾注真情、竭诚用力,使政协工作更好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为民实践中要做深办实“系列民生”履职工作,“浙江政协·民生论坛”突出搭建党政负责同志与委员、界别群众面对面的互动协商平台,有效听取民意、反映民声、汇集民智;“六送下乡”“两走进”活动月活动,既注重为偏远山区、海岛基层群众送去真需实盼的服务,竭诚尽力助解民困民忧民难,又注重让委员深入基层接受群众教育、汲取营养能量,努力以实际行动把履职为民的理念立得更牢、扎得更深、践得更实,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五)必须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推动政协工作与时俱进更进一步。创新是时代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政协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牢牢牵住改革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以永无止境的追求、要谋新篇的作为、干在实处的作风,推动政协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理念思路上要破旧立新,既不固步自封,也不标新立异,努力探索富有时代特征、浙江特色、政协特点的新路子,使政协履职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方式载体上要推陈出新,坚持实际实在实用实效,积极探索践行灵活多样、鲜活管用、行之有效的新形式、新方法、新平台,使政协工作切入点更精准、结合点更紧密、着力点更具实。在制度机制上要革故鼎新,不断完善覆盖履行政协三项职能、经常性工作、自身建设等各领域的制度机制,努力使政协各项工作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永葆我省政协事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六)必须强化统筹联动,切实增强履职协同效应。人民政协是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履职内容广,涉及领域宽。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同心石成玉,协力土成金”,做好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上下联动、内外合作、左右协同,努力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共融、多种履职互促共进。只有注重加强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协的联系交流和协作配合,选择党政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政协所能的议题,三级政协联动同行齐发力,广大委员勠力同心齐上阵,才能更好增强政协履职的综合效应。只有注重加强各党派团体、各专委会、各界别活动组等统筹联动,积极借助党政部门、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等力量,突出资源整合、优势融合,才能更好奏响大合唱,谱好协作曲。只有注重围绕重点履职工作,综合运用协商议政、民主监督、课题调研、委员视察、提案、信息等多种履职方式和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履职活动,才能更好实现履职成效最大化。

(七)必须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委员强,则政协强;委员履职到位,政协才有地位。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政协的历史要靠委员来书写,政协的风采要靠委员来展现。必须把加强委员队伍建设作为做好政协工作的活力之源、固本之举。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以事业凝聚委员、以机制激励委员、以真情服务委员,充分调动委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委员在政协履职中唱主角、担主责、当主力,确保政协事业根固基牢、行稳致远。十一届省政协委员可敬可爱可亲可学,五年来,委员们始终坚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乐奉献,心系发展、情牵民生,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激情,履职显担当、建言见水平、言行遵规矩、作风过得硬,切实体现于国有利、于民有济、于己有为,在推动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和政协事业创新发展中倾注了心血辛劳、树立了良好形象、贡献了智慧力量、交出了优异答卷。借此机会,我代表十一届省政协常委会,向十一届省政协委员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向十二届省政协全体委员表示诚挚敬重!

三、工作原则建议

中共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标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绘就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推进政协事业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向全省人民发出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前进,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动员令,为政协履职搭建了广阔舞台,赋予了重要责任。为此建议:十二届省政协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中共浙江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及二次全会部署,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秉持浙江精神,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坚决维护核心、紧紧围绕中心、倾力服务大局、真情服务群众,携手新时代、贯彻新理念、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为高水平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篇章广泛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一)坚定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和全党核心地位的政治自觉,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宗旨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省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二)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和中共浙江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进一步采取多种有效形式,组织引导参加省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共浙江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政协职能,确保政协工作与省委中心工作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三)竭诚服务我省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聚焦中共中央和中共浙江省委的工作中心,紧紧围绕我省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奋斗目标,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紧扣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等重要部署,深入调研协商,积极建言献策,着力监督助推,更好发挥政协优势和作用。

(四)持续提高履职为民工作实效性。坚定自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至高无上的位置,坚持以“系列民生”履职工作为主要载体,聚焦全面实施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大健康战略、提高就业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办好“关键小事”等工作重点,建真言、办实事,助力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不断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坚持不断完善协商议政格局,强化民主监督职能,拓展团结联谊工作,加强履职能力建设。进一步为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搭建更加宽阔的平台。进一步密切同民族宗教界人士、港澳台侨同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的团结联系。进一步加强提案、新闻宣传、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经常性工作。进一步发挥政协各社团优势作用。

(六)以更高标准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不渝旗帜鲜明讲政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自觉把省政协工作置于中共浙江省委坚强领导之下。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坚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及省委制定的办法,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确保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进一步建设“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委员队伍。进一步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充分凸显政协界别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市、县(市、区)政协工作的联系联络,形成更强履职合力。

各位委员!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在中共浙江省委坚强领导下,坚信十二届省政协一定能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一定能够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写好新时代的历史答卷,开创我省政协工作新局面,为全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出色贡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浙江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

(2018年1月29日政协第十二届浙江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浙江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8年1月24日至29日在杭州举行。

会议期间,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和参加联组、分组讨论,与委员们共商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大计。全体委员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深入协商议政。会议听取并赞同袁家军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赞同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会议审议批准十一届省政协主席乔传秀代表政协第十一届浙江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十一届省政协副主席蔡秀军代表政协第十一届浙江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会议在广泛民主协商的基础上,选举产生了政协第十二届浙江省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会议隆重简朴、圆满成功,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紧跟核心,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风清气正、团结奋进的大会。

会议认为,过去的五年,十一届省政协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浙江省委坚强领导下,明确提出并坚持坚决维护核心、紧紧围绕中心、倾力服务大局、真情服务群众,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深化协商议政,聚焦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强化民主监督,做实做深“系列民生”履职工作,切实凸显政协团结联谊功能,创新完善政协工作方式载体和制度机制,驰而不息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全力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在浙江的探索实践,为推动我省各项事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作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指出,过去的五年,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坚定不移把改革作为关键一招,体制机制优势显著提升;坚定不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转型升级取得重大成就;坚定不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效;坚定不移把协调发展作为内生特点,城乡区域深度融合;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坚定不移把共享作为根本目的,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坚定不移发挥人文优势,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坚定不移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设再上新台阶。袁家军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17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客观求实,分析形势深刻清醒,提出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切实可行,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措施有力,完全符合中共中央和中共浙江省委决策部署,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委员们建议,新一届省政府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前进,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工作导向,统筹推进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建设,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强调,省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坚定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各项工作的总纲,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为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献计出力作为工作主线,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秉持浙江精神,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决维护核心、紧紧围绕中心、倾力服务大局、真情服务群众,携手新时代、贯彻新理念、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不断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创新发展,为我省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2018-01-31来源: 浙江在线

高举旗帜 接续奋斗 为浙江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车俊讲话 袁家军表态发言 葛慧君等出席 通过各项决议

浙江在线1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浩浩 施宇翔)新愿景,潮平岸阔催人进;新时代,风正扬帆正当时。31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预定的各项任务,胜利闭幕。

闭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王辉忠主持。大会执行主席车俊、袁家军、任振鹤、毛光烈、袁荣祥、冯明、刘力伟、厉志海、姒健敏、厉月姿和大会主席团全体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葛慧君、赵一德、刘建超、郑栅洁、陈金彪、冯飞、周江勇、熊建平、王昌荣、梁黎明、李卫宁、李学忠、赵光君、史济锡、朱从玖、王双全、高兴夫、成岳冲、王文序、彭佳学、陈伟俊、孙景淼、郑继伟、张泽熙、陈小平、吴晶、蔡秀军、陈铁雄、马光明、周国辉、冯文平、王新海、沈浩、李占国、贾宇等在主席台就座。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周国富,十一届省政协主席乔传秀,柴松岳、刘枫、李金明、俞国行、徐宏俊、吴国华、王永昌、茅临生、程渭山、金德水和汪瀚等。

大会以按表决器方式,通过了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民族宗教华侨外事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浙江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7年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8年全省和省级预算的决议;通过了关于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随后,新当选的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车俊、省人民政府省长袁家军、省监察委员会主任刘建超、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占国分别在大会主会场进行了宪法宣誓。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在闭幕式上讲话。他说,这次大会选举我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的殷殷重托,也是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对我的充分信任。我为自己有幸到浙江工作、有机会为浙江人民服务而自豪,对浙江大地的热爱之心油然而生,对浙江干部群众的感佩之情跃然而起。我将始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尊崇宪法、恪尽职守,理性担当、真抓实干,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同省人大常委会成员和全体代表一道,努力书写新时代浙江人大工作新篇章。

车俊代表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向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车俊指出,新时代标注新方位,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部署,审议决定了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省人民的行动自觉,宣示了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坚定决心,开启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新征程上,必须高举旗帜、砥砺前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自觉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去,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必须接续奋斗、笃定远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加快建设“六个浙江”,突出“四个强省”的工作导向,认真解决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努力担负起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多作贡献的时代使命;必须为民造福、与民同行,更加自觉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倾听群众的呼声,回应群众的期待,保质保量办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十方面民生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让浙江老百姓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车俊强调,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来不得花拳绣腿,容不得坐而论道,要更新理念抓落实、攻坚克难抓落实、脚踏实地抓落实、加强督查抓落实,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切实把这次大会作出的好决策落实到位、描绘的好蓝图变成现实。

车俊指出,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善于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推动各项工作法治化,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各级人大代表要时刻不忘代表人民的初心、牢记为民履职的使命,不断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引领全省人民共同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

车俊最后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为浙江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新当选的省长袁家军表示,这次大会选举我继续担任省人民政府省长,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政府领导班子。这是党中央的重托、省委的信任和全省人民的支持。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新一届省政府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勤政为民,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政府工作;坚持清正廉洁,永葆人民公仆本色,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依靠全省人民,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交出让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放心、让全省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浙江答卷!

王辉忠代表大会主席团向全体代表和与会人员,向为会议服务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大会胜利闭幕。

会后,新当选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委员及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了宪法宣誓。

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表态发言

袁家军 (2018年1月3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这次大会选举我继续担任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政府领导班子。这是党中央的重托、省委的信任和全省人民的支持。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对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大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施工图。今后五年是我省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回看走过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浙江是一片创业创新的热土,是一个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好地方。我将带领省政府一班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恪尽职守,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

二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突出“四个强省”工作导向,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扎实推进“六个浙江”和“两个高水平”建设。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一带一路”为统领,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做强做大数字经济,加快建设以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提升浙江经济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坚决打赢金融风险防控、低收入百姓增收、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全面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共建共享“诗画浙江、美好家园”。

三是坚持勤政为民,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围绕富民惠民安民,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努力办好民生实事,高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干在实处,把“强谋划、强执行,提高行政质量、效率和政府公信力”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建立健全抓落实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做到“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四是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政府各项工作。把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大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监察、司法、审计、群众、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五是坚持清正廉洁,永葆人民公仆本色。心怀敬畏,手握戒尺,加强党性修养,带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守住清廉底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36条”实施办法,坚决反对和抵制“四风”。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树好形象,打造政治可靠、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政府系统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一届省政府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以车俊同志为班长的省委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依靠全省人民,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交出一份让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放心、让全省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浙江答卷!

浙江日报社论:矢志改革创新 共创美好生活

——热烈祝贺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2018-01-31来源: 浙江在线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这是在全省上下聚精会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以勇立潮头的豪气、抢抓机遇的锐气、砥砺奋进的士气,擘画浙江新征程的壮美蓝图。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省级国家机关领导班子,一派崭新气象跃然而出,一股实干劲头催人奋进。我们对大会的胜利闭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过去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进入了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宏阔的时代场景中,浙江以改革作笔、创新铺纸、实干落墨,在之江大地上书写华章,各项事业走在前列。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浙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机遇难得。唯有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好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厚植未来发展优势,才能在新时代赓续精彩。着眼于此,本次大会集思广益、熔铸共识,谋定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既有实招又有新招,既有延续又有开拓,彰显出浙江一以贯之的创新气质和实干精神。大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必将推动浙江驶向更加远大的前程。

今后五年,意义非凡。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省政府的开局之年。浙江必须高举旗帜、忠诚担当,坚定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前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突出“四个强省”工作导向,统筹推进“六个浙江”建设,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朝着大会锚定的战略方向扎实用力,为了“两个高水平”的宏伟目标持续奋斗,在“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体现担当。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更新理念抓落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加快理念转换、动能转换、结构转换、效率转换和环境转换;攻坚克难抓落实,在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不因胜利而骄傲,不因成就而懈怠,不因困难而退缩,将改革进行到底;脚踏实地抓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加强督查抓落实,夯实责任环节,强化追责问责,让“两个高水平”建设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总能让人喝彩。全省82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是联系人民群众的牢固纽带。展望未来,人大工作已站上新的历史起点。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更好推动立法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推动监督理念、方式、方法等转变,推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向常态化长效化转变,推动代表工作向充满活力、富有实效转变,坚持政治建设为首,全面增强履职本领,不断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

新时代的每一天都在拓展历史的边界,新征程的每一步都在召唤浙江的担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浙江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为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实现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新闻评说丨全面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

2018-01-31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1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杜博)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的浙江,坚持富民强省的一贯追求,在继续做好“富”的文章的同时,突出做好“强”的文章,努力在“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实施深化“最多跑一次”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的意见。“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全面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加快推进“一窗受理”“一证通办”,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实施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行动计划。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充分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之江实验室的引领作用,建设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产业和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建设一批“无人工厂”和“无人车间”,加快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争创新型金融中心,加快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优势。高水平建设100个特色小镇,打造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端平台。

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统筹推进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以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行动计划。对现代化浙江来说,大湾区是空间特征,大花园是普遍形态,大通道是发展轴线,大都市区是发展极。统筹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打造现代化先行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顺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争创乡村振兴示范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浙江,让百姓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下、绿水青山之上,大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实施打造“一带一路”倡议枢纽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争创自由贸易港,加快中国(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eWTP新型贸易中心建设,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战略门户,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实施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高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守护民生底线,打好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又要拉高品质标杆,瞄准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靶心,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等群众关切,把民生实事真正办实办好,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施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浙江人文渊薮,文化资源禀赋深厚。新时代,我们要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红船精神,秉持浙江精神,积极推动大运河(浙江)文化带、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实施政府“两强三提高”建设行动计划。把“强谋划、强执行,提高行政质量、效率和政府公信力”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建立健全抓落实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实,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与“八八战略”的内在要求一脉相承,蕴藏着走在前列的强大思想力量,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丰厚精神底色,既有登高望远、胸怀全局的担当精神,又见苦练内功、不避繁难的务实态度,是对浙江发展大局具有牵动性、引领性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重大举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以初心谋之、以匠心守之,坚持“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在富民强省的新征程上再奏凯歌。

两会聚焦丨代表委员热议:浙江如何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

2018年02月01日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1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马悦 陆遥 曾福泉)翻开政府工作报告,有三个字诠释了浙江高等教育发展的紧迫度——“超常规”。

报告中提出,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建设高校和优势特色学科发展。

浙江的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从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办法等方面入手,为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共谋浙江高等教育的未来。

周密制定发展路径

近年来,浙江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全国;领先,普通高等学校108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近60%……2017年,“双一流”高校名单出炉,除浙江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学校外,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也入选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迈上新征程,浙江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的引擎即将被点燃——眼下,我省正在抓紧研究制订《关于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意见》,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标定目标方向,理清办法举措。

省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厅长郭华巍提出了六方面的超常规举措:超常规地投入,除政府加大投入外,积极动员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入;超常规地整合优质资源,把省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放大,同时对现有高教园区与地方产业园区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创新高地;超常规地开放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到浙江合作办学;超常规地建设人才队伍,培养优秀师资队伍,在海外建立“引智”基地引进优秀人才;超常规地推进产教融合,推动高校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支撑和服务八大万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超常规地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增强高校办学活力。

强化顶层设计,方能让浙江高校更有方向性、目标性的发展。与国家“双一流”建设相呼应,我省正在大力实施“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省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重点高校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措施。

目前,我省已有12所高校入选省重点建设高校名单。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省(区、市)前六,若干所高校在全国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省属高校是浙江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对浙江实现“两个高水平”的发展至关重要。站在新起点上,省政协委员、宁波大学党委书记薛维海说,学校制定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将通过学科群建设,带动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发展,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发展能力,面向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瞄准世界一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加快高教均衡发展

在省两会期间,有不少代表提到,对谋划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的浙江来说,仍要着力解决我省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布局。

科技创新人才是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块短板。针对这一问题,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徐小洲说,要加强高端理工科人才的培养,重点推进“新工科”建设,适当增加理工科博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尤其是未来高端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领域。同时,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进一步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不少代表委员提到,作为经济强省的浙江,应进一步加大对省属高校的投入力度。徐小洲委员表示,应当构建“绿色”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补可持续的经费短板。要建立良性的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持续提高高等教育经费占省GDP的比例,确保人均高等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提高科研经费资助力度,给予高校科硏人员更多的科研经费自主权,激发其科研攻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数据显示,浙东北的大学生密度是浙西南的2.68倍,区域发展不平衡明显。如何弥补这一不足?如何加快浙西南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省人大代表、温州大学校长李校堃代表看来,温州大学要走一套特色发展的路,走一条产教融合,建设高水平应用大学的路。眼下,温州大学已获批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力争在“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索中走在前列。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创业创新,学校将通过对接‘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重大战略,走好创业创新国际化之路。”李校堃代表说,温州大学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抓住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在温州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地方高校的引领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和城市品位提升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与会期间,不少来自高校的代表委员表示,省属高校要校找准定位,各显神通,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省政协委员、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宋明顺说,省属高校的建设有很多方法和路径,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该吸取的教训,要进一步发挥省属高校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建设时间周期长、投入大,通过引进境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是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推进国际化大院名校集聚区建设,能加速成规模招揽天下英才,持续汇聚高端科教资源,形成‘大院名校+科技+产业’三合一的‘磁力场’。”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说。

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通过“地方财政+浙大办学声誉”,仅用4年时间就引进了爱丁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帝国理工、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或实验室,为海宁鹃湖国际科技城发展信息技术、健康产业和新材料建构了“新引挚”。

罗建红委员进一步提出,在环杭州湾沿线超常规引进国际排名前列的国内外大院名校,形成若干集聚区并发挥其粘合力,“带土移植”一批国内外一流实验室和研发机构落户浙江。同时,以培养国际一流水准研究生和本科生为牵引,先行先试高考招生与国际名校生源选拔双轨制,吸引国内和国际优秀学子“留学浙江”,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高地,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除了引进优质资源以外,省人大代表、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苏为华提出了“优质整合”的概念。他说,高校与在浙国家科研机构、省属科研院所的“联姻”是学科、专业的合并重组,也是内涵的增强与调整,不仅在在学科研究、专业建设上更加完善,也将促使更多的高校教师、学生,走进科研室,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为浙江高等教育带来更多更大的力量。另外,他还提出,浙江民间资本充沛、民营经济发达,在政府主导下,更大更广更富有创造性地汇聚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禀赋和优势,谋划浙江独特发展之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汇聚。

两会期间,还有不少代表委员提到,势头强劲的西湖大学正是转变观念、创新思路的一种超常规模式,期待西湖大学能办成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大家一致表,浙江高等教育应走特色化和国际化发展之路,引领广大师生开阔国际视野、研究世界问题、拓展国际合作、形成国际聚合力、扩大国际话语权,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浙江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版权所有 ©环境与资源学院 hougin@ZUST.edu.cn浙ICP备12004723号
地址: 中国浙江杭州(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邮编:3100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