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是专业硕士学位重要的教学手段。为丰富我校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库,提高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同学们的教学实践能力,现向各位同学、老师征集汉语国际教育案例。具体事项如下:
一、案例内容
案例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与编写、教学资源、课堂管理、学校管理、文化差异、教育制度差异、文化交流与传播、跨文化沟通、项目开发与管理等与国际汉语教育有关的各个方面。
二、案例要求
国际汉语教育案例是在国外汉语教学中真实发生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或能够反映某一国际汉语教育基本原理的典型性事件。案例应具有现实性、真实性、动态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特点。详细的案例规范见附件《国际汉语教育案例规范》。
本次案例征集以文字案例为主,也可以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呈现方式。文字案例可以配有关的图像、视频、音频材料,以视频或图片、音频为主的案例必须配有相关的说明文字。案例的篇幅,文字案例在1500字左右,视频案例应能展现课堂教学或文化活动的完整过程。案例后应附不少于500字的案例分析。
三、征集对象
我院教师和所有在校及毕业研究生。提交案例数量不限。
四、提交办法
案例征集活动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案例作者通过邮箱提交,文件命名格式:案例类别-案例标题-本人姓名年级-案例国别。案例类别分别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与编写、教学资源、课外活动、课堂管理、学校管理、文化差异、教育制度差异、文化交流与传播、跨文化沟通、项目开发与管理、其他共13类。
五、案例评奖
本次案例征集结束将进行优秀案例评选。评选出一等奖3名,奖金500元;二等奖6名,奖金3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200元;纪念奖若干名,所有提交案例的同学均获纪念奖,赠精美礼品一份。鼓励有相关经历尤其是海外汉语教学经历的教师提供案例,教师提供的案例不参加优秀案例评选,纳入学院工作绩效考核。条件成熟时优秀案例将汇集成册出版,并标明提供作者。
六、案例征集电子邮箱:
rwyjsb@zust.edu.cn
本次征集案例格式
类别(小三号黑体居左):
标题(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正文(四号宋体)
分析(小三号黑体):
分析内容(四号仿宋)
附:国际汉语教育案例规范
国际汉语教育案例是在国际汉语教育实践中真实发生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或能够反映某一国际汉语教育基本原理的典型性事件。国际汉语教育案例能够反映世界各地国际汉语教育开展情况和发展动态,有利于国际汉语教育相关工作者及时总结并交流国际汉语教育经验,熟悉各国教育制度、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增强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国际汉语教育案例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能帮助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熟悉汉语教育环境、理解国际汉语教育原理并掌握国际汉语教育方法。
国际汉语教育案例的基本特征
1.现实性
案例是具体的事件,不是理论阐述和一般性的经验总结。任何一个案例都应该具有关于发生的背景、发生的情境(时间、地点、人物等)、发生的过程和结果等的具体描述。
2.真实性
案例应该是真实发生的事件,不是杜撰的,是对事件的背景、情境、过程和结果的真实再现。没有事实基础的想象不能称之为案例。
3.动态性
案例是对事物或现象发生、发展、结果的动态反映。案例不仅要反映有关活动的操作过程,而且要反映活动参与者的思想理念和心理过程,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态度、动机、需要等)。
4.启发性
案例应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同时包含大量的理论成分和现实因素。案例最好应包括对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对已经做出的决策的评价。信手拈来的不包含问题或疑难情境的事件,由于不具有启发性,不能称之为案例。
5.典型性
作为案例的事件应具有典型性,能从个案说明、诠释类似的事件。案例要能够集中反映某一具体问题或疑难情境,或突出展现某一基本原理。
国际汉语教育案例标准
1.一个案例应讲述一个故事,必须要有情节,要能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按一定结构展示出来,还要包括对事件的叙述和评点。
2.案例要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主题把握事件的主线。
3.案例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与国际汉语教师的教学、生活有密切关系。
4.案例应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5.案例应包括从案例反映的对象那里引述的材料,如观察记录、访谈记录、教案、教学日记、作业、试卷、实况录音、录像、图片等正式或非正式的材料。
6.案例最好应包括对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对已经作出的解决问题决策的评价。
7.案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叙述要具体,最好包括有一些戏剧性的冲突。案例不应停留于对事物的笼统描述,更不应是对事物总体特征的抽象化、概括化的说明。
8.教育案例要能反映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全面反映事件或问题的多个侧面或多重角度。
9.教育案例不仅要反映教育活动的操作过程,而且要反映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学生、管理者等)的思想理念和心理过程,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态度、动机、需要等)。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