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5日下午,黄浦江源大讲堂在两校区同时开讲,来自南京大学的沈阳教授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何镇飚教授分别为师生呈上了《语言文字规范与社会语文生活》和《网络安全、危机应对与媒体沟通》精彩报告。
围绕语言文字规范问题,沈阳在报告中主要讲解了语言文字规范与国家政策、语言文字规范跟社会用语以及语言文字规范跟语言研究等三个方面问题。
他说,语言是民族和国家的标志,没有语言,就没有民族的独立,就没有国家的尊严,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因此语言文字之于人类、之于民族、之于国家、之于社会,其重要性无论怎么说都不过分。借助大量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实例,沈阳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怎么看待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阐述了关于要不要学习汉字的繁体字、汉语中要不要使用外文字母、如何看待字词“生造字”的现象等近期社会上关于汉字的“热点”问题。 沈阳针对日常用语中出现的汉语和外语混用现象、“新造词语”以及“詈语(脏话)”泛滥等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深入交流讨论。
何镇飚以“网络安全、危机应对与媒体沟通”为题展开报告。他通过宁波雅戈尔动物园风波实例,结合媒体关系准则、危机新闻发布、框架理论、新古典主义公共关系、安全框架模型、文化相对论等知识点,讲述社交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网络安全、危机应对与媒体沟通。
他建议同学们打理好自己的社交媒体,特别是微博,四年后它们将是最好的个人简历;让朋友圈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观;学会运用Linkedin,编辑个人在线简历;尝试运作个人的微信公众号。
报告后,两位学者回答了在场同学的提问。(新闻中心 尹媛/文 学生记者 郑好、翁琳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