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入职阿里系企业,1人入职个推(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人考研被南京大学录取,信息学院黑曜石团队,在这个毕业季散出宝石般闪亮的光芒。
李埼耀、孙奇、胡昊、陈伟、蔡靖楠、林创伟,信息学院15级软件工程专业6位大男孩,志同道合走到一起,致力于科技创新实践与信息技术研发,他们梦想用信息技术改变世界。
2018年校“卓越学子奖学金”获得者李埼耀是团队的核心人物。喜欢创造的他,从小就爱动手。接触到电脑后,他发现电脑是个更神奇的东西,“只要写几行代码,网页上就能呈现新的东西,太神奇了。”从高中起他就立志学习计算机。进入大学以后,李埼耀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很幸运,大一时劲竹书院有一个‘蓝色空间’俱乐部的平台,在那里我真正开始自己的编程之路。”和李埼耀一样,黑曜石的其他几位男生,也从大一就加入“蓝色空间”俱乐部,几乎零起步,开始学编程。胡昊回忆起大一的时光,记忆犹新。“岑岗老师经常去指导我们,只要他到安吉,就在群里喊大家,问我们有没有问题。” “那时我们下课一有时间就往‘蓝色空间’跑,在那对着电脑写代码,用这种方式督促自己学习。”
大一,6位大男孩就参加了“春萌计划”、ACM竞赛等,开始活跃在各类创新实践和科技竞赛中。“每天从7点到22点,一个月的时间内,累计编程400多小时,解题150多道。”大一暑假在学院ACM编程训练队的魔鬼训练,李埼耀从“苦”中收获良多。而其他几位男孩,也从创新实践中初尝甘甜。
2017年是黑曜石团队的丰收年。6月,他们拿下浙江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参赛项目成果被诺基亚公司采用。9月,他们再下一城,获得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这也是学校首次在该项A类赛事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看似名称相通的两项比赛,其实是独立的两个赛事,备战时间有重叠,时间紧、任务重,6位男孩挺过来了。“2017年上半年省赛前,每天6点起来写代码,白天一有时间就继续写,写到熄灯,这样坚持了快一月。” 李埼耀回忆,“最后还要准备展示视频,向评委专家介绍我们的产品,我们这群工科男都是不擅长演讲的,也要硬着头皮上了。”
“我们选的题目是‘基于全渠道整合的智能客服’系统,QQ、微信、淘宝都有客服入口,我们希望整合这些,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蔡靖楠介绍。“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会和老师不断交流,马伟锋老师、程志刚老师,他们会把自己服务企业中的一些体会、心得和我们分享,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成熟的客户端如何运转。”每次遇到新的课题,黑曜石团队也会到网络求助,在Github(全球最大的社交编程及代码托管网站)、Stack Overflow(与程序相关的IT技术问答网站)这些开源网站寻找大神的指点。
“非常静得下心!”一说起黑曜石团队的这些男孩,信息学院马伟锋老师就这样说,“他们能长时间在实验室坐下来。”闻理园A2的5楼,是信息学院的实验室,“晚上十点多了,5楼的灯还是亮着的,他们每个人都有在教学楼关门后从一楼翻窗而出的经验,经验可能还有些丰富。”马老师笑道。
在马老师眼里,黑曜石团队闪光的又一点是“有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准备比赛,指导老师找学生的多,他们是反着来,经常主动找我讨论问题。”
收获各类比赛佳绩和创新实践的硕果,黑曜石团队的男孩们早早开始思考了毕业之后的路。进入大三,李埼耀就开始准备实习和就业。“瞄准阿里这个中国最牛的公司,即使是先做实习生也好。”2018年3月,他收到蚂蚁金服实习研发工程师的录用通知,成为一名阿里人。“现在我写的代码是和支付宝实名认证相关的版块,我们每天都在努力更新优化用户体验。一个看似简单的实名认证,其实背后有无数系统在跑,用户可能并不能体会到,但每一次优化都很有成就感。”
紧随李埼耀的步伐,孙奇、胡昊、陈伟、蔡靖楠也开始了春招、秋招的准备,分别收到了个推(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阿里的录用通知。想在学术上继续深入研究的林创伟选择考研,朝着“985”“211”高校南京大学进发,并获成功。
回忆求职面试的经历,男孩们一致认为丰富的科技竞赛和实践经历为自己加分不少。陈伟说:“第一轮面试大多会问和专业有关的问题,会了解我们比赛的项目是什么,就这个项目问我们一些知识点,一层层深入。”胡昊在“二面”时遇到的一个问题,“面试官问杭州市区有8个消防站,如果要增加1个,选址哪里比较合适,不过我感觉没答好。”经历过多轮面试的黑曜石团队男孩们都体会到“越到后面的轮次,涉及的专业问题越少,更多考察我们系统思考的能力、把握大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