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期间,杭州高温天气持续,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而这高温,似乎带动了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省重点实验室师生的科研热情。无论是天微微亮,还是夜晚漫天星空时,总能在实验室看到一个个忙碌的背影,他们或准备实验仪器、或记录实验数据、或埋头分析结果、或积极讨论问题,心在其中,乐在其中。
“暑假是能静下心来,一门心思做科研的好时候,”我校13级研究生肖竹钱说到,想要实验有所创新,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实干。在这过程中,肖竹钱阅读大量文献,紧跟研究前沿,及时查阅最新科研进展,并且有新的想法就会付诸实践。肖竹钱告诉记者,“做科研注定是孤独的,在探索过程中,只有靠自己。”肖竹钱已具备了能独立进行技术创新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他创新地将自还原方式用于该催化剂的制备,省去了设备、节约了能源,并且实验也获得了成功。到目前为止,他已有5篇论文被中文核心期刊杂志收录并出版,参加省级学术论坛作口头报告1次,另有5篇正在积极修改和投稿中。
我校另一位13级研究生葛秋伟,暑假期间一直也奋斗在他的课题上。“我所做课题的实验特点就是反应时间长、产物复杂、分析困难。”葛秋伟告诉记者,他一次实验从早上6点走进实验室,到深夜11点甚至12点才能离开,而这样早出晚归的生活已经成为他的常态。长时间的实验过程,也导致了当过程出现问题时,往往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找到问题所在、分析原因并解决它,这也锻炼了葛秋伟的耐心、毅力和乐观精神。“现在已经有新入学的研究生和我一起研究这课题,我们和指导老师一起实验、一起讨论,思路越来越开,实验数据也越来越理想。”葛秋伟笑着说道。
郑训飞和杨威两位13级研究生,正趁着暑假加班加点,把自己的实验推向“最后阶段”。作为现在实验室的“老大哥”,离毕业的时间已越来越近,两位研究生的压力和紧迫感也随之加剧。他们都放弃了暑假回家放松休息的机会,趁着暑假多次与导师讨论实验进展和存在问题,希望能尽快完成毕业论文的实验阶段,以便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查漏补缺、完善论文书写,争取用优异的毕业论文来回报导师三年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
李航杰、徐钉、张祥、林越呈、刘梦云、王文超、王玲、陈楠男、王珍珍、张徐等14级的研究生,在研一理论课程期间,就积极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已有多位同学的论文被杂志收录或发表。他们自然不会浪费暑假这段黄金时间,定期举行seminar交流学习,全力奋斗在各自研究课题上。林学海去往贝因美进行实验,张金建参与了第三届“创新驱动促转型、名校硕博进桐乡”活动,进驻桐乡一家食品添加剂高科技企业,在工厂车间第一线,暑假期间进行了工艺技术创新服务,获得了桐乡科技局和进驻企业董事长的一致好评,董事长来访2011后说,暑假结束后,还要开展进一步的合作研究。
申东明、陈远哲、谢东芳、程勇杰、方吉雷等多名15级“准研究生”,并没有在这本应放松完乐的暑期自我松懈,而是主动联系导师来到学校,跟着师兄师姐熟悉实验室环境,请求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希望能够尽早进入科研状态,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始研究。“因为本科阶段的科研经历不足,所以我们要提前充电,多向师兄师姐请教,”程勇杰如是告诉记者。
研究生们还带动了一批本科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在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省重点实验室,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正是在这样一个师生一同坚定信念、努力拼搏的科研氛围下,大家忙碌而充实着、愉快并收获着。大家都希望利用暑假这难得黄金时间,全身心的待在实验室、扑在科研上,在各自研究的领域里做出新成绩、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牛讯文化传媒中心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