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欢迎您!

新闻公告

社联二维码

学生会二维码

思想引领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学科的思考和行动
发布时间:2015-11-05 00:00:00 点击次数: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目标,也表明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国高校吹响了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冲锋号,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发展与形成与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通过政治、法律、经济等手段发展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是分不开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所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从“211工程”到“985工程”,国家宏观重点支持政策的稳步推进,使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科研、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将驱动一批基础条件好的高校迅速向研究型大学发展,若干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已经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冲击的实力,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一、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具备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现实基础

众所周知,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特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前仅以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学科为基础的隶属于国务院某个部委的单科性高校、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与发展、形成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点及学科特色突出、适度综合的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在国家政策和加大投入的重点支持下,抢抓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抓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据统计,在39所国家“985工程”院校中,行业特色大学约占1/2;在112所国家“211工程”院校中,近50所学校为行业特色大学。相关数据显示,部分行业特色大学的一批学科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如,在第三轮(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共有50所高校拥有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其中有35所是行业特色大学,占70%;共有115个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含并列),其中行业特色大学拥有其中62个,占53.9%。另外,有164所中国内地高校拥有进入ESI前1%的学科,其中行业特色大学有100所;有26所中国内地高校的4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包括7所行业特色大学的10个学科。这是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瞄准世界一流目标不断努力的结果,也表明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具备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坚实基础。

作为首批进入“211工程”的行业特色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始终把创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作为自己的长期奋斗目标。一是抢抓机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壮大面向国土资源行业的特色优势学科——地球科学。20世纪80年代,校长赵鹏大院士为首的领导班子明确要把学校建成现代型、开放型、国际型大学,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了特色优势学科的实验仪器装备;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先后获得“211工程”一期、二期、三期的持续支持,2006年、2008年先后获批两个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建成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近2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先后获得国家财政资金2.5515亿元,并自筹经费1.1038亿元,极大地改善了相关学科的实验仪器条件、师资队伍结构以及提高了国际化办学水平,切实增强了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适度扩大学科覆盖面,着力形成学科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教育部学科专业建设政策的支持下,学校稳步增加学科点,到2011年,基本形成了涵盖理、工、文、管、经、法、教、哲、艺等9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拥有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使学校由地球科学单科性高校转变成为地球科学优势突出且适度综合的大学,为学校事业的总体发展和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积极探索,逐步形成具有地大特色的学科建设体系。学校领导班子在认真总结过去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明确了坚持“强特色、入主流、谋跨越,建设学科生态系统”的学科建设理念,提出了要切实遵循“立标杆、选好人、定焦点、聚资源”的学科发展路径,推广“统筹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五位一体”学科建设模式。同时,还构建了分层投入、分类评价、动态调整的学科建设与管理体系。2013年,根据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和学校学科自评估排名结果,学校果断停止了3个学科点的建设。我校学科建设已呈现出两个良好发展态势:一是学科发展视野已经开始从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争创世界一流学科意识、学科竞争意识已在全体教师中明显增强;其次学科发展模式已经从争取学位点数量、扩大招生规模等外延拓展转向内涵建设。四是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截止2015年9月,有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其中地球科学领域进入了前1‰,成为我国两唯一进入该领域前1‰的高校;5位教师入选汤森路透公布的全球2015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全国高校排名第四)。这一切数据表明,中国地质大学与其他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样,已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发展潜力和基础条件。

二、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在争创世界一流学科中的战略选择

《总体方案》的出台,对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正处于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亟待政府加大引导、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以期助推高校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和可持续发展。

创建世界一流学科是回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期待的必然选择,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应承担的时代责任和自身矢志不渝的追求。为此,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需要有宏观的审视和长远的战略谋划,周全部署,优化资源配置,注重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早日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下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提出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三个坚持”:

1.坚持“中国特色”,以增强推动我国行业发展能力为重点,制定和实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与行动。一流学科建设本质上是高校服务社会与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能否为我国行业和区域解决发展的障碍提供一流的技术、一流的咨询和创新型人才等,是衡量一所高水平特色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谋求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发展为使命,以追求“学术卓越”为导向,积极面对我国国土资源行业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发展转型,通过成立地球科学战略规划领导小组、特色工科战略规划领导小组,进行总体规划,明确科学研究的突破领域、领先领域和培育领域,联合开展地质调查、找矿突破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切实解决国土资源地矿行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难题和产业发展瓶颈。与武汉市共建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强化学校工科的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坚持“世界一流”,以国际一流标准、大力开展国际化,推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概念的比较范畴,只有把行业特色大学目前的优势学科发展放在国际视野中,坚持用国际学术标准来衡量、引领和推动其发展,持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之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认为坚持国际标准、实施国际化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建设一流学科的有效途径。目前,一是在着力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标准、学术研究标准和管理标准等,建立起适应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标准体系。二是地球科学要选取国际上顶尖的同行作标杆,找准差距,借鉴国际同行的发展经验,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学科。三是地球科学以及其他学科要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新趋势,通过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加强以我校创建的“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为基础的国际协同创新,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大力增强学术创新能力。四是通过成立“丝绸之路学院”“约旦研究中心”等机构,参加“中约大学”建设,加快开展“一带一路”的区域国别研究和地质矿产环境研究,合作培养人才,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需求。

3.强化绩效评价,坚持推进以学术卓越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为世界一流学科保驾护航。《总体方案》所明确的5点建设任务是对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系统要求,要求在建设方案中体现系统性、全面性和协调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注重建设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针对学院、学科、教师进行建设任务和目标的科学分解,和压力有效传导,学校正以积极推进地球科学学院试点学院改革为契机,着力构建开放竞争的教师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团队建设模式,整体联动,最终形成激发每一位教师的学术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文化氛围。二是加大人才队伍引进与培养力度。近两年来,我校成功引进了“矿床学”“先进控制与智能自动化”等领域的研究团队;面向海内外成功招聘多位优秀中青年学者担任相关学院院长。三是强化研究生导师遴选与审核管理、教师的聘期管理。坚持按考核标准,对没有达到考核要求的少数教师给予低聘、转岗等分流通道,同时启用新进教师的“Tenure-track”制,逐步形成师资队伍的动态管理。这些举措都有力营造出“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氛围。



上一篇:教授何以成为教授
下一篇: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浙江科技大学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xcb@zust.edu.cn 浙ICP备11051284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318号浙江科技大学习得园C2-6楼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507037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