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路上 毅行千里
本报通讯员 宋珂 本报记者 王婷
“同学们,你们放学后都干什么?”
“放羊”“烧饭”“洗衣服”。
“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上大学。”
这是浙江科技学院学生支教志愿者和云南宁蒗县金棉完小孩子的对话。
宁蒗,一个距离杭州3000多公里的偏远县城,已与浙江科技学院有了8个年头的缘分。
2003年,浙江科技学院女教师翁长庆偶然从网上获悉当地急需老师,便决定把自己“捐”到贫困山区,每年自费支教一两个月。
打那以后,浙江科技学院的青年学生开始自发加入这支队伍,3年前学校团委还在当地建起了爱心基地。从最初一个人的支教发展到今年151人的支教团队,浙江科技学院的莘莘学子将这种支教行为用“爱心毅行”来形容,并在接力中传承。
3个月前,大学生俞筱跟着爱心毅行的队伍又一次出发了,他们选择坐最便宜的硬座一路到昆明,再转三次汽车经丽江、宁蒗到达金棉,颠簸了50多个小时。从杭州出发时,大学生们带着好几个装得快要满出来的编织袋,里面都是募集来的衣服、文具、图书,而回来时,他们把带去防寒的外套、自己用的物品甚至钱,都留在了金棉,“我们只恨自己带的还不够多。”
“每年半个多月的支教虽然讲不了多少文化知识,但我们能为山区的孩子打开一扇外面世界的窗。”毅行队员郑欣易说,今年的支教,他们特意带去了投影仪。由于那里的教室没有幕布,甚至没有窗帘,哪怕一块可以用来投影的白墙也没有,投影仪只用了一次。
唯一用的那次,大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影像直接投在天花板上,从未见过这些设备的孩子们开心地跑前跑后帮忙,每过一张图片,便引来一片惊叹声,孩子们一个个兴奋地仰着头看着。“这些图片在我们看来都很平常,可对于这些偏远山区的孩子来说却是另一片天地,另一个世界,另一种人生。”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孙仙丽说。
在今年的支教中,大学生赖科杭请孩子用“坚持”造句。大家争先恐后举手:“我每天坚持爬山去上学。”“我爬山,我会坚持爬到山顶。”……“爬山”是孩子造句中使用最多的词汇,赖科杭后来才知道,这里很多孩子每天早上要爬山两个小时来学校,这样的上学路,一走就要9年。
几乎每个参与毅行的大学生都从支教中收获了精神的砥砺。曾经两次参加毅行支教的大学生蒋珊珊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看到孩子们在漏雨无灯的宿舍内,用渴求知识的双眼,用灵巧的双手,演绎一段走出贫困哀愁的欢乐颂,我们不由地为孩子的乐观与豁达叹服。抱负、追求、自立、责任……对这些原来的‘大道理’,我们不再感到刺耳,不再感到空洞。”
如今,浙江科技学院每年都有几百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毅行小分队,爱心毅行的队伍甚至扩展到了校园之外。
一个网名叫“影”的网友是爱心毅行的外援,他是上海城市科技学校的一名老师,也是上海松江区前往云南宁蒗对口支教的老师。他慕名找到了浙江科技学院师生创建的“云南宁蒗毅行支教”QQ群并申请加入,一有机会就上线来聊聊宁蒗发生的变化。每次出发去支教前,队员都喜欢问他宁蒗的孩子需要什么,以便带去对方最需要的东西。
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官奕君老师也是在网上看到QQ群后主动联系毅行志愿者的,她还表达了同行的愿望。今年暑假,在毅行队伍到达宁蒗的第二天,她独自一人摸索到金棉乡和志愿者会合。在宁蒗,他们一起翻山越岭走访学校,一起家访收集贫困孩子信息,一起唱《感恩的心》,一起为孩子努力……
爱心毅行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因为,新青年——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的理想在熊熊燃烧。
原载于12月6日《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