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派团体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党派团体>>党派团体简介>> 正文

无党派人士简介

发布日期:2024-04-08 作者: 来源: 点击:

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政党、有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1.无党派人士的历史发展沿革

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特有的政治概念,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形成的,其称谓和实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统一战线的发展变化,也彰显了无党派人士不同阶段心系家国的情怀。

第一阶段,称为“社会贤达”。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达成的“双十协定”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协商国事,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及召开国民大会各项问题。”这是首次将无党派人士称之为“社会贤达”。有9位人士以“社会贤达”身份出席了旧政治协商会议。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发动全面内战后,社会贤达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倾向,郭沫若、李烛尘等人反对内战,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莫德惠、王云五等人则依附于国民党,并因此参加了伪国民大会和伪国民政府,败坏了“社会贤达”的声誉,致使许多民主进步人士对这一称谓产生了极大反感,不愿再以“社会贤达”冠名。

第二阶段,称为“无党派民主人士”。194855日,郭沫若等知名人士在发给毛泽东响应“五一”号召的致电中,为了与以往的“社会贤达”相区别,首次使用了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称谓。筹备新政协时肯定并采用了这个概念,1949年新政协会议专门设立了“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郭沫若、马寅初、张奚若、李达、董鲁安(于力)、符定一、欧阳予倩、洪深、吴有训、王之相、丁燮林、周谷城等12人作为“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称谓被沿用。

第三阶段,多种称谓并存。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老一辈无党派民主人士逐渐减少。新一代无党无派人士无论从社会基础还是成长经历来看,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于是出现了多种称谓并存的局面,比如无党派民主人士、无党派人士、无党派爱国人士、无党派知名人士、无党派代表人士、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等。

第四阶段,称为无党派人士。“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称谓已经不能反映新时期无党派人士群体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2000年,中央统战部下发《关于加强新时期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正式规范了对无党无派人士的称谓,统一使用“无党派人士”这个概念。同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进一步肯定了无党派人士这个概念。2004年,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将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改称无党派人士界别。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对无党派人士的概念进一步作了界定,即“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这为切实做好无党派人士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作用指明了方向。

2.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

著名的无党派人士中,有提出“精兵简政”的李鼎铭,领导文化大军的郭沫若,致力两岸统一的程思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还有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的徐悲鸿,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人民作家巴金,钱锺书、杨绛夫妇……他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他们心系家国大公无私作出的奉献永载史册,他们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走的如磐初心历久弥坚、世代相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