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部: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报公告已经发布(见全国社科工作办网站http://www.nopss.gov.cn/n1/2022/0112/c431027-32329870.html,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单列学科的申报另行组织,不在此次申报范围)。现就做好我校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一、各学院和课题申请人务必注意以下规定:
1、项目申报范围涉及国家社科基金23个一级学科,申请人须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跨学科研究课题要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教育学、艺术学和军事学3个单列学科的申报,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全军社科规划办另行组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2年度课题指南》分为具体条目(带*号)和方向性条目两类。具体条目的申报,可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也可对选题的文字表述进行适当修改。方向性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和方向,申请人要据此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具体条目和方向性条目均可申报重点项目。申请人可根据《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结合自身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包括重点项目)。自选课题与按《课题指南》申报的选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待。课题名称表述要科学严谨、简明规范,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3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20万元。申请人应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详见我办网站)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完成时限: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3—5年,应用对策研究一般为2—3年。
2、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可以申请青年项目。青年项目申请人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7年3月20日后出生)。课题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申请人可根据研究实际需要,吸收境外研究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在站博士后人员可申请,其中全脱产博士后须从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请,在职博士后可以从所在工作单位或博士后工作站申请。
3、以兼职人员身份从所兼职单位申报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承担项目管理职责并承诺信誉保证。
4、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作如下限定:
(1)申请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在研的国家级项目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
(2)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22年3月20日之前的,或在3月20日前已向我办提交结项材料的,可以申请2022年度项目。后者具体日期以各地社科管理部门寄出结项材料时间或在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中审核提交的时间为准)。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请人,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申请人,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5)不得通过变换责任单位回避前述(1)—(4)条款规定,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
(6)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须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家基金项目结项。
(7)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须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原件。
(8)不得使用与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9)立项后凡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不得同时标注其他基金项目资助字样。
二、申报名额:
我省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022年度继续实行限额申报方式,我校限额17项。根据我校各学院前几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申报情况,本次学院申报名额分配如下表。请各学院应对照申报条件,组织评审和排序,学院公示后上报科研处,评审专家原则上要求本人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
表各学院申报名额分配表
学院 |
经管学院 |
艺术学院 |
外语学院 |
中德学院 |
人文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体育部 |
其他学院 |
申报名额 |
9 |
3 |
3 |
2 |
9 |
6 |
2 |
各1 |
三、材料报送流程
1.第一轮:2月24日(周四)10:00截止。未按时按要求上报的,不予以受理和送审。
(1)纸质材料:《活页》一式5份、《学院申报汇总表》1份。汇总表按学院评审结果排序,《活页》按汇总表顺序叠放。
(2)电子材料:所有上述材料打包,并以“**学院国社科申报”命名,发送电子稿到科研处邮箱zustkjc@126.com。其中,“活页”以“学院-排序号-项目名称”命名。
注意: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7000字。
2.第二轮:3月1日— 3月3日10:00
(1)网络申报。申请人需登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官网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http://www.nopss.gov.cn/),下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网络填报版)并填写相关信息,检查内容无误后(申请书第一行出现“您现在可以上传申请书”的提示)通过项目申报系统上传申请书。
(2)纸质材料。申请人在线申报的同时仍需递交纸质版《申请书》,并确保线上线下《申请书》内容完全一致。申报跨学科课题要按“尽量靠近”原则,选择为主学科归类(只能填写一个学科)。《申请书》封面“学科分类”填写一级学科中文名称,《数据表》中“学科分类”填写该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文名称和英文代码,并录入英文二级学科代码。请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代码表》准确录入二级学科代码。
因今年首次实行全学科网络申报,为确保线上线下《申请书》填写内容一致并方便评审工作,申请人须在网络申报完成后,点击“下载申请书”打印纸版,此时《申请书》封面右上角“项目序号”栏会自动生成项目申报序号。各学院最后报送的纸质申请书,必须是从网络申报平台下载打印(带项目申报序号)的最终版。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一式4份。按《申报数据代码表》中的23个学科顺序分类并按照管理系统打印出的项目申报号顺序(小号在上,大号在下)摆放打包材料,不得用信封装袋。
(3)电子材料:申报系统导出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及《活页》电子版发至科研处邮箱,并确保电子数据和申请书“数据表”一致,每份申请书和活页均以“申请人-项目名称”命名,申请书和活页分别放在“申请书”和“活页”两个文件夹中,统一放入以单位全称命名的文件夹中压缩打包。
3.第三轮:3月3日-3月6日
(1)3月3日13:30-16:30:集中终审申报材料。
(2)3月4日-3月6日:完成系统审核数据录入。由科研处统一录入。如有问题,单独联系项目申请人。
要求:《申请书》和《活页》中内容必须按要求规范、完整地录入网络申报系统。
四、学院材料审核要点
各学院在审核和初筛申报材料时,要减少同类选题重复申报,严格落实申报工作相关要求。初筛工作中设计涉及政治方向、学术质量、学风文风等方面问题的,请相关专家领域学者和学院审核把关。
各学院要对申报材料严格把关,严格审核申报资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认真细致做好资格审查和内容审查工作。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1.申请资格不符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和《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相关规定的。
2.选题不符合《课题指南》基本要求,没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论证” 简单草率或者抄袭他人往年申请书的;无相关前期研究成果或前期研究成果与所报课题无关的;申请书填写内容(包括申请人及课题组成员的基本情况、前期成果等)不实、弄虚作假,或相关成果存在署名权等知识产权争议的;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报的;同时申报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的;申请人为全日制在读研究生的。
3.不采用2022年1月新修订《申请书》的;未按照《申请书》要求填写的;在《申请书》“栏目二”或《活页》中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信息或相关背景资料的。
4.申请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在2022年3月20日前未办理结项或递交的结项材料全国社科工作办未受理的不予申报。
5.曾经主持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课题被撤项或作终止处理且尚在资格限制期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被终止、省社科规划课题被撤项或终止的为3年,即2019年3月20日之后被公告终止或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被撤项的为5年),或有其他信誉不良记录被通报批评的,不能参与申报。
请各学院对照《申报公告》特别是上述问题进行认真审核,做好今年资格审查工作。本次申报中因违规申报被通报批评的学院,下一年度将视情况压缩申报指标。
五、其他未尽事宜,请参照全国社科工作办和浙江社科规划办申报公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公告网址:
http://www.nopss.gov.cn/n1/2022/0112/c431027-32329870.html
浙江社科网网址:https://www.zjskw.gov.cn
联系人:赵老师85070181
科研处
202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