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是各个民族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谚语以其凝练、通俗、生动、形象、音韵和谐、富含哲理的特点而成为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谚语集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身,是各个民族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文章主要对英汉谚语的来源、特点及其语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加强读者对英汉谚语两者关系的认识和对英汉文化异同的进一步了解。
作者简介:
徐义云,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
1.引言
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凝练、通俗、生动、形象、音韵和谐,而且富含哲理,读起来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供人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学者对英汉谚语的研究从没间断,从封建的文人学士视谚语为“鄙语”、“野语”到今天的学者们称其为“文化精髓”。英语谚语的研究以SmithL.P.的《词与习语》为开山石。近年来,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际活动的频繁,国内外学者又将谚语的研究从谚语的起源、语法功能投向其蕴含的文化等方面(如我国学者平洪和张国杨教授所著的《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和王德春先生的《英汉谚语与文化》等),他们试图通过对英汉谚语文化的研究,来探讨两种文化的异同,以缩小民族之间的文化代沟,实现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共同进步。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英汉谚语的来源、特点及其语用功能进行比较。
2.英汉谚语的来源
英汉谚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的,有来自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的,有来自宗教文献的,也有来自外来语的。
2.1源于民间
英汉谚语主要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它概括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愿望和理想,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意志。英语谚语包含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往往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来揭示某一普遍真理,指导人民的行为,启迪人民的思想。例如,起源于农业劳动的谚语“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马常刚1986:31),基本含义是“趁晴晒草”。这种谚语,在形成和流传的最初阶段,仅仅是具体的劳动经验、基本的生产知识的表述,只传于农民之间,它还只是谚语的雏形。可当人们意识到并且开始普遍使用它的引申意义,即劝诫人“做任何事都要抓住时机”,它就不再是农民的专利,而成为广大人民精炼、含蓄的语言表达方式———谚语。
2.2源于文学作品或典籍
在文字产生之前,英汉谚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文字产生后,英汉谚语的使用立即反映到各种典籍中,尤其反映到有教诲意义的书面文献中。在中国的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之中;而英语谚语多来自希腊罗马神话、莎士比亚著作等典籍中。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周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Lendyour money and lose your friend.(借出你的钱,失掉你的朋友。《哈姆雷特》);There is a measure in all things.(任何事都有个分寸。《无事生非》);Without Ceres andBacchus,Venus grows cold.(没有克瑞斯和巴库斯,维纳斯就会感到冷。罗马神话)(王德春2003:31-51)。
一种民族语言所吸收的来自宗教文献的词语与它们所信仰的宗教有关。英语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所以,很多谚语来自《圣经》。中国主要信仰佛教、道教以及带有学术色彩的儒教,即所谓儒释道三教,所以有不少来自这些宗教文献的谚语。例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教);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道教);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儒教)(施宝义2000:230-444)。A good wife is a good prize.好妻子是一种好的奖赏(圣经·箴言)。All rivers run into the sea.所有河流都流进大海(圣经·传道书)。The price of wisdom is above rubies.智慧的价值高于珠宝(圣经·约伯记)(王德春2003:72-73)。
2.4源于外来语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汉语谚语除了主要来自汉民族文学作品外,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谚语;而英语谚语则由于其他国家的入侵、贸易等而广泛吸收西欧各国的文化,从而引进了不少外来语谚语。如:水涨渡船高,国富家兴旺(壮族)。石油里面有金子,人民里面有圣人(土族)。忠诚是爱情的桥梁,欺诈是友谊的敌人(苗族)。Fortune favours the brave.勇敢者交好运(拉丁语)。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不要本末倒置(法语)。No fool is so foolish as a learned fool.有学问的傻瓜最傻(意大利语)(王德春2003:57-58)。
3.英汉谚语的特点
从英汉谚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谚语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因此,知识性是英汉谚语的最根本的特点。当然,除此之外,英汉谚语本身也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值得我们注意。例如英汉谚语的语言特点、内容特点和民族特点。
3.1语言特点
在语言方面,英汉谚语在语音、词汇、句式和修辞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3.1.1语音特点
谚语能够源远流长,古今习用,除了它有深刻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之外,在语音上,谚语往往语音铿锵,朗朗上口,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有一种音乐美。
汉语谚语主要是通过押韵、双声、叠韵、叠音;英语谚语主要通过头韵、元韵、辅韵和尾韵达到这种语音效果的。分别举例如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病、行为押韵);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放火、点灯为双声);风能摧毁山岳,话能鼓舞人民(摧毁、鼓舞为叠韵);山山有路,路路相通(山山、路路为双音);No root,no fruit.没有根,就没有果(辅韵)(王德春2003:149-154);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头韵);Time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不待人(元韵);Haste makes waste.欲速而不达(尾韵)(吕煦2004:318-319)。
3.1.2词汇特点
谚语精炼,生动,不仅讲究韵律,也很讲究用词。英汉谚语的词汇特点主要体现在数词、人名和地名的使用上。数词有的是实指,有的是虚指,有的还具有文化色彩;人名、地名常用于典故的谚语中,但绝大数已经不起指称作用,专有名词普通化,成为一般名词。例如:一人不敌二人智;三人行必有我师;情人眼里出西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施宝义2000:356-541)。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一燕不成夏);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陆谷孙1995:1606)。
3.1.3句式特点
从谚语的句式结构的类型上看,汉语谚语可分为单句型、复句型和紧缩型三种;英语谚语可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型,由于谚语是语汇单位,又要易于记诵,所以句子求短,简单句较多,英语谚语尤其如此。
1)汉语谚语的单句型
汉语谚语的单句型又可分为非主谓句型和主谓句型。由非主谓句型构成的谚语,大多数是动词性非主谓句型。例如: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这两句都是由述宾词组构成的非主谓句型。由主谓句型构成的谚语有四种句型,其中包括动词性、形容词性、名词性和主谓谓语句型。例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谓语由动词性词组构成),强扭的瓜不甜(谓语由形容词词组构成),一夜夫妻百日恩(谓语由名词词组构成),玩火者必自焚(谓语是主谓词组)(温端正2005:193-175)。
2)汉语谚语的复句型
汉语谚语的复句型相当于英语的并列句和复合句,前者是并列关系,后者是主从关系。例如: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并列关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主从关系=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若要好,问三老(主从关系)(温端正2005:176-180)。
3)汉语谚语的紧缩型
汉语谚语的紧缩型有三种:一是把两个语节压缩在一起,取消了中间的语音停顿。如:“不看僧面看佛面”就是“即使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的紧缩;二是采用谚语惯用的格式,如“无风不起浪”;三是采用意合的办法,只出现与表意关系的最密切的关键词,如“水九旱三春”,指从冬至算起九九八十一天里,如果雨水偏多,那么后三春(春分、清明、谷雨)的雨水将偏少,要出现旱情。
4)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
如上所述,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主要有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同时也有不少在形式上为并列句,语义上为复合句的省略句。例如:Still water runs deep.静水流深(简单句);Diseases come on horse back,but go away on foot.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并列句);What is done by night appears by day.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复合句);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并列句的形式,复合句的内容)(余丽卿、许德君1993:56-58)。
3.1.4修辞特点
谚语作为人民生活经验的载体,不仅能表示一种事物或说明一项事理,而且能表达说写者对该事物或事理的主观评价、态度和感情色彩。除谚语的语音、词汇、句式本身可用来表达感情、成为修辞要素之外,谚语中大量的辞格,如明喻、隐喻、换喻、拟人、夸张、反复、对比、省略、头韵、尾韵等,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也可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使话语进入到形象生动的境界。例如:Ill-gotten wealth is like a palace built on the sand./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明喻);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眼是心灵的窗户,书是精神的食粮(隐喻);No cross,no crown./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换喻);Lies have shor tlegs./大海不讥笑水滴,高山不嘲讽小石(拟人);Even lover sees a thousand graces in the beloved object./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夸张);Business is business./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反复);Deeds are better than words./口头甜如蜜,心里黑似漆(对比);A fall into the pit,again in your wit./竹子没有心,谎言不可信(尾韵)等。
3.2内容特点
谚语所反映的内容不仅仅是事物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类经验的结晶,智慧的闪光。谚语的这些内涵从英汉谚语的本身可得到充分的论证。例如,“有实无华,莫过于谚语。”“茄子不开虚花,谚语都是实话。”充分说明了谚语的语言朴实无华,内容真实可靠,说明群众对谚语的信赖。“牡丹是百花之王,谚语是智慧之光。”“Proverbs contradict each other,that is the wisdom of man-kind.”前者用花的艳丽反衬言语的智慧闪光;后者包含相反相成的辩证观点,说明有些谚语在内容上可能相互对立、相互矛盾,但这正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看问题,会显示出差异性,但是相反相成。言语的相互补充,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世界。
3.3民族特点
许多英汉谚语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极其相似之处,但又都保留了各自的民族特色。在地理环境方面,英国是个典型的海洋国家,人们的生活都与海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英国谚语中许多都与海洋有关;中国地处亚欧大陆,长期以来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相当一部分汉语谚语来自于农业生产。在道德观方面,中国的道德传统同儒学思想是紧密相连的,讲究“礼、义、仁、智、信”。所以在汉语里有一系列无偿奉献的谚语。如“互助互助,穷能变富。”西方的道德观在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冲击下,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如“Hunger knows no friend.”(饥饿不识朋友,即人在饥饿时就顾不到朋友。)在价值观方面,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民众一直受儒家大同文化的耳濡目染,这样的社会性质和文化背景决定了中国大众的价值观念,即先人后己,以集体利益为重。这种集体文化也在谚语中形象地表达出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相反,西方国家则凡事以个人为中心,宣扬个性独立,因此,英谚语多数展现个人主义,如“Self comes first.”(自我第一。)等等(陈亦燕2003:81)。
4.英汉谚语的语用功能
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谚语在交际活动中具有多元的语用功能。本节从语用角度探讨谚语的社会交际功能、倡导美德功能、传授知识功能、教育警策功能、文学描绘功能、语境指向功能和文化认同功能。
4.1社会交际功能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英汉谚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人际交流功能是英汉谚语最首要的功能。原始人类在共同的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或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谋求社会发展,需要彼此交换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彼此交换对劳动的一些建议,特别是有必要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传播给社会,流传给后代,在没有文字的条件下,谚语便成为当时的一种简单的言语交际形式。就是后来有了文字,劳动人民在很多场合仍然习惯于用谚语来传授知识,来与人进行经验交流,并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4.2倡导美德功能
千百年来,谚语不但给人们以教育和启发,而且被人们视为思想行动的指南。众多的谚语不仅涉及伦理道德、修身求知,也涉及人生价值、人生际遇、处世交友等方面。这些内容都以独特的语言形式和修辞形式表现出来,因而使人们在视觉上、听觉上和心灵上产生震动和美感。“当艺术反映了人的理想和规范的时候,它对社会也就构成了规范和榜样(潘智彪1997:67)。”许多谚语体现出人民大众的高尚品德和思想情操,它们不但给人们提供了行为道德的准则和人生的意义,也给人们提供了为人处世的劝诫,同时给人们指出了求知、修身的入门之路。如“Beauty,without virtue,is like a rose without scent;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君子结交不为财”等。
4.3传授知识功能